背景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扬州梦,首要是高铁梦。要围绕加快形成高铁、高速公路和水运三大国家交通干线交汇点和构建“长三角一小时、宁镇扬半小时”区域快速交通圈,要全力推动连淮扬镇铁路立项、开工建设,争取尽快拥有当今中国最主流的交通方式,并积极推动其成为国家主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彩观点 通过宁启铁路复线、宁扬城际与南京相连,或者通过连淮扬镇铁路直接接入“高铁三角”,扬州将打破向南融合发展的僵局。 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 以高铁重构“区域经济地理” 记者朱东筱筝 以高铁重构“区域经济地理”,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对话本报记者时就高铁与扬州的跨江融合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观点。 以高铁破解“被边缘化” “扬州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刘志彪直言不讳,“现在长三角城市已普遍进入高铁时代,扬州虽处长三角,但却在高铁门外。如果长期受交通条件制约,必然会影响下一步发展。现实是南方发展越来越快、抱得越来越紧。今年7月,宁杭高铁运营,宣告上海、南京、杭州这三座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正式进入‘一小时经济圈’时代,构成了长三角一座特大型中心城市和两座次中心城市之间的高铁三角。”刘志彪说,宁杭线打通,江宁、溧水等地区的交通全部被打通。 “长江以南由巨大发展气场孕育的虹吸效应,让扬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刘志彪认为,自己拥有高铁,或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连接上高铁,是破解这种“被边缘化”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宁启铁路复线、宁扬城际与南京相连,或者通过连淮扬镇铁路直接接入“高铁三角”,扬州将打破向南融合发展的僵局。 建高铁迎接机遇 刘志彪说,对于城际之间的往返交流,能让人承受的车程极限在两个小时以内,一个小时最好。“高铁就是实现‘一小时生活圈’的最佳途径。”扬州跨江融合发展,首先要在交通上靠近对方。他形象地描述了“同城化”:人们下班后可到另一座城市赴晚宴、喝咖啡,然后各自回不同城市的家还不太迟。扬州融入苏南,首先要做到宁镇扬同城化。跨江融合是为了更好地承接苏南的资源。刘志彪认为,“宁启铁路复线改造后将升级为高铁,半小时就可到南京,扬州被边缘化情况会得到很大改善。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转移就过去了,一切将进入良性循环。” 连淮扬镇将串起三板块 刘志彪说,江苏现在已经拥有了苏南经济增长极,但一个苏锡常板块不足以支撑整个江苏的现代化进程。“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今后,着力发展宁镇扬增长极,从而带动苏中、苏北地区发展,应该成为全省的“重点工作”。下一步是构筑徐连淮增长极。这样,江苏就有了苏锡常、宁镇扬、徐连淮三个经济增长极,“这就是江苏‘三步走’战略。”而连淮扬镇铁路将串起这三大经济板块,成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