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报,济南将复建21年前被拆除的老火车站及行包房,听来万分诧异,觉得像不像一道算错了的算术题,在上面重新涂改,是不是会更难看?因为历史建筑这道算术题,一旦拆除,就基本失去了改正的机会。 如今我们时兴山寨。何谓山寨?就是盗版、剽窃、仿制。许多人都太天真了,以为把外表弄得貌似差不多就行了。譬如建在县城的“天安门”,矗在某地的“白宫”。不用看肯定是内部细节材质材料一塌糊涂。 济南老火车站建于1908年,德国人设计修建,当时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二十年前被拆除时发现,建筑太结实了,楼的主建筑不是用钢筋,而是钢轨。这样的建筑重建内部恢复不了,对外部建设有专家评论说,现在信誓旦旦要“原汁原味”重建的人,把日耳曼风格错认为哥特式建筑,甚至连建筑图纸尚未找到。这样的信誓旦旦无异于痴人说梦。 无怪乎有人这样评价:拆除,一蠢;重建,二蠢。 这使人想起了圆明园。当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给后人留下了断壁颓垣。此后,不知多少人雄心勃勃地要恢复要重建,尤其近些年此类倡议甚嚣尘上。毕竟还有明白人阻止说,还是不要再山寨了,再建圆明园一定会又是一个垃圾建筑。 我们犯过许多十分低级的错误,我们做了许多追悔莫及的错事,也铸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小品中赵本山曾有这样的话,错了就改,改了再犯。若我们的工作陷入这样一个悖论中,那真叫城无宁日家无宁时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话像是马后炮,像是事后诸葛。但放在“重建济南老火车站”这件事上,倘听了此言,就是“马前炮”,就是先见之明。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