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湛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到现在,与发达地区相比,湛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湛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强烈反差。2013年12月11日,茂湛铁路完成全线铺轨,湛江首条高铁进入测试和验收阶段;12月28日,湛江火车南站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该站部分旅客列车车次及到发时刻将调整。一座城市,三个火车站,地处三省交界的湛江,每条铁路背后蕴含的传奇历史,你又知道多少呢? 新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黎湛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以及巩固国防,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湛江建设一个新的商港,与此同时,兴建黎湛铁路,并列入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1954年2月,王震出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并立下军令状,1955年7月1日黎湛铁路全线通车。王震说干就干,率领铁道兵团开赴广西和湛江,9月25日黎湛铁路破土动工,随后不久,王震把兵团司令部从北京搬到工地沿线办公,自始至终,指挥参加修建铁路全过程。 湛江人民梦想成真,全力以赴,支援铁路建设。粤西区党委和湛江市委抽调230多名各级干部和医务人员,征调民工3万多人,组成6个大队,153个小队配合铁道兵团施工。当时,经济困难,物资缺乏,地方政府又想方设法,抽调一千多辆牛车、组织七万八千多根杉木竹杠、二百多万块红砖、十三万个草包及生活用品等物资,及时支援铁路建设。 开赴兴建黎湛铁路的兵团指战员,以战斗的姿态,在3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全面铺开战场。当时,筑路困难重重,时间紧,任务重,财力物力都很困难,建设都是边设计、边审查、边施工、边验收,与十多万民工日夜并肩奋战在工地。他们开山劈岭,涉水架桥,苦战9个月,架桥梁70座,修涵渠525条,凿隧道一座,完成土石方1700多万立方,全长316公里的黎湛铁路,于1955年6月全线建成。 当时的湛江火车站 30多年后,王震回忆黎湛铁路的建设,称赞是“建国后修建的一条多快好省的铁路。”“它速度快(从开工到接轨通车用不到9个月时间),造价低(每公里37万元),质量好(首次试车时速达50公里,国家验收质量优良)。”黎湛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创下奇迹,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黎湛铁路建成通车的情景 1955年7月1日早上,王震和铁道兵团及华南各界代表一万多人,在新落成的湛江南站广场举行庆祝黎湛铁路全线通车大会,火车一声长笛,徐徐从湛江站开出,宣告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建成,也宣告湛江结束了没有铁路火车的历史。《粤西农民报》(今《湛江日报》前身)记者组,乘坐第一趟列车到黎塘,他们把铁路沿线各站的所见所闻,用大篇通讯《从湛江开出的第一趟列车》报道,记下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并见证了历史性难忘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