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家铁路局正式揭牌并开通政府网站。作为一个政府机关,国家铁路局负责监管铁路行业,现在挂牌并开通网站,自然是铁路政企分开改革的里程碑事件,然而,从《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看来,事情恐怕还不是那么简单。 该报道说,国家铁路局作为副部级部门,如何监管“正部级”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引发争议”。而三大门户网站在链接该报道时,通过标题的用语,也流露出了担忧。搜狐的标题是“副部级监管正部级?国家铁路局正式亮相”,透露出了疑惑心理;新浪的报道标题是“副部级国家铁路局监管正部级铁路总公司”,显然认为这个现象不正常;网易的标题,更是在新浪的基础上加上了“引发争议”字样。 总之,这些同行看来都注意到级别问题。尽管报道没有指出有“争议”的是谁,但媒体担忧国家铁路局的级别低半格,恐怕很难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所说的引发争议,还很难说是空穴来风。因为在目前的官场中,等级制度观念,的确还在许多官员心中作祟。争地位、争级别的风气远未云消,行贿跑官现象仍然普遍,甚至买官的也不乏其例。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原铁道部机关中分流出来的人员组成国家铁路局,即使不争私权,不谋私利,但能否认真履行职责、能否铁面无私地监管昔日的同事?对此,许多社会人士还是担忧的。 现实明摆着:别说铁路政企刚刚分开后双方的关系藕断丝连,就是其他一些很早就政企分开的行业,都难保出现些牵连腐败的问题;至于监管机构怠于职守,致使经营者逃脱监管酿造灾祸等,更是比比皆是,事后还能找出很多理由予以自我开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上一旦听到级别高低的争议,就自然会担忧政企分开流于形式、担忧机构精简异化成机关臃肿。 尤其是从去年3月国务院通过铁路改革方案开始,有关国家铁路局级别低于国家铁路总公司、“恐怕不好管”的说法就浮出水面,不能不刺激民意反弹。还没开始呢,就这般怯懦,果真不能管?还是要官? 不难想象,果真有级别高低争议的话,争议者也无非是当事的双方:一方是国家铁路局,另一方是国家铁路总公司。前者争议的是自己级别低,不好管级别比自己高半格的企业;后者争议的是自己级别高,不受低级机构领导。 要真是这样,可就太没意思了。还不如封建社会呢。古代七品芝麻官都能执法如山,制服违法的一品大员,甚至皇亲国戚都“与民同罪”。如果管正部级的铁路公司,就必须级别高,那国家铁路局就需要升为副国务院级!照这么个逻辑,济南中级法院根本就没资格审理政治局委员的案子;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也审不得市委书记。 解决“低一级就不能管”的怯懦,一靠改革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取消行政级别,另外还要靠监管者有胆气、敢负责。别说级别低不敢管,就是级别高,许多官员也是老滑头,斤斤计较个人的蜗角名利,遇事明哲保身。去年7月18日发生在河南林州的警察摔婴案,竟然被当地捂了一个月之久。当地官员知情后几乎都不敢向外报告,最终幸亏由当地一位人大主任给几家京城媒体记者发短信,事件得以曝光。可以想象,除了这位人大领导,当地庞大的官员队伍,竟然集体失语、弃守职责和良知。伤害婴儿性命这样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都没有人敢管,类似对铁路这样的经济领域的行政监管,出现懈怠就更有可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