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1时许,万吨级混凝土桥开始“高空转体”,一小时内与姑嫂树路高架两端衔接。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王筝 摄 长江商报消息 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姑嫂树路改造工程春节后通车 本报讯(记者 彭为 通讯员 袁烜 喻涵)长131.5米、重1.73万吨的混凝土桥在60分钟内,实现高空转体106度。昨日中午,记者在姑嫂树路高架跨铁路桥段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转身”时和周围屋顶仅“一线之隔” 昨日中午12时,记者看见,姑嫂树路高架两端已建设完毕,唯独跨铁路的一段还处于空缺,空缺的这块巨型桥段建在了与铁路线平行的位置。 中午1时整,伴随姑嫂树路的交通封闭,大桥梁开始缓缓移动。大桥桥墩上有一个类似于“石磨盘”的圆盘,两个大千斤顶拉动钢绞线带动磨盘转圈,就好比驴拉磨一样,先带动圆盘转动,从而带动圆盘上的桥梁“转身”,约1小时后,与两端立交空中合龙。 现场,记者发现,桥梁“转身”时和周围房屋屋顶最低点仅“一线之隔”。测量人员说,当时距离仅约6厘米。 施工方中铁大桥局介绍,桥梁“转身”后,与对接路面有两到三米的距离,这是为成功旋转留下的“预存”距离。 据介绍,该工程是国内首次在桥梁墩顶上进行的大吨位混凝土箱梁转体施工,单个转体重量最重达1.73万吨,相当于1万多头大象,是亚洲转体最重的工程,创下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纪录。 进出天河机场又将多条快速路 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总工程师毛伟琦介绍,姑嫂树公跨铁立交桥总长256米,主跨116米,桥宽32米,双向6车道。为减少对铁路的干扰,该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即桥梁先在顺铁路方向浇筑,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转体装置转体,横跨铁路。立交共两个转体结构,昨日凌晨已完成重13900吨,旋转角度71度的一个桥段的转体。 姑嫂树路高架跨铁路桥段建设是姑嫂树路改造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位于汉口火车站东侧,西距常青路约2.1公里,东距金桥大道约1.8至5.1公里,纵向连接武汉市二环线、三环线和机场第二通道,是汉口北部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和对外出口道路,春节后实现通车。随着姑嫂树快速路、机场第二通道陆续通车,武汉市民进出天河机场又将多一条快速通道。 搜索更多新闻: 作者:彭为 袁烜 喻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