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2014年春运进入第10天,尼红和她的工友们更加忙碌起来。她们的工作就是负责新疆南疆铁路的机车通讯LKJ系统设备安全运转,保障吐鲁番至和田1929公里铁路线上200余台机车与接收地面信号,向火车司机报告线路和道岔情况,防止火车超速行驶,帮助司机实现安全正点运行。她们被称为与火车“黑匣子”打交道的人。 尼红,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电务段一名普通的车载设备车间信号检修工长。她和工友们检修的机车要途经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山区、“火洲”吐鲁番盆地、三十里风区、245公里的大坡道,还有650公里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铁路。复杂的环境对机车通讯设备的质量要求极高,如果通讯设备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死机、速度突升突降、压力抖动等惯性故障。 保证设备质量,需要大量记忆。“最难记的是六大块主干线、三四十条电路、几千条分支电路的电路图和大量的指标、标准,每一次设备更新换代,都会有全新的知识需要重新学习和记忆。” 如此一份夹杂了太多辛劳与压力的工作,她从哪里得来的动力? 尼红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一个牧民家庭,南疆铁路通车从她家门口过,在草原放羊时,看着红红绿绿的信号灯日夜闪烁,尼红觉得它们特别好看。那时她立志要当一名铁路职工。当她报考铁路运输学校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铁道信号专业”。从此,尼红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昔日的牧羊女,如今成了享誉全国的优秀工人。库尔勒电务段还专门在车间设立了尼红工作室,机车通讯设备的所有检修工作都可以在工作室模拟演练,车间里的年轻人常到这里学技练功。笔者在尼红工作室看到,她学习技术的笔记就记了厚厚的12大本,从双频点式机车信号、移频机车信号、通用式机车信号到一体化机车信号,各种型号的设备功能、特点、质量,记录和分析得头头是道,这种习惯她坚持了20年。 尼红知道,她们的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否则,将直接导致车毁人亡。 20年间,尼红累计检测单项机车信号设备上万台,出入库机车信号设备检修上百万台次,并确保100%的运用优良率。二十年苦心练技,千百次标准如一。辛勤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认可,近年来,尼红获得了“全国岗位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特殊奖励津贴获得者”等诸多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