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王维)白雪皑皑、北风嗖嗖,太行山脉之间,中铁一局新运公司中南通道项目部铺架铁军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与严寒战斗和时间赛跑,为实现2月25日完成向东铺架的节点目标,他们依然奋战在施工最前线。 尽管山西的大雪还未褪去,但是已经进入了春天的节奏,进入了充满希望的季节。 在新年期间大家互相祝福的同时,在工地度过第一个春节的90后员工秦鑫也有一个春天的愿望——想尽快完成铺架施工任务,回到家里陪媳妇待产。 2013年2月,秦鑫以劳务工身份参加工作,跟随父亲成为了筑路大军的一员。 秦鑫的父亲秦伏林是铺架队的副队长,机械技术出身,修了大半辈子铁路,对两根钢轨感情颇深,他让儿子从最基础的学习,现在已经走上了2号车司机的岗位。 父子俩所在的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铺架队承担着中南铁路通道1359孔桥梁架设任务,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在4月1日重载铁路试验段开通之前,完成试验段外向东平顺至太行山隧道进口段9.42公里铺轨,46孔桥梁架架设任务。 1月30日,农历春节,就在大家换上新衣,走亲访友拜年之际,铺架队的80名员工依然坚守在铺架工地,出色的完成了2孔桥梁的架设任务。当天下午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中通道项目部领导亲自到施工现场慰问,对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十分满意。 春节过后,两场大雪使得气温骤降,不少员工措手不及,很多人因为重感冒不得不请假休息。 面对少员情况,秦伏林带班顶岗,顶替了感冒休息的2号车领车员,而此时2号车司机正是他的儿子秦鑫。 正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造就了父子并肩合作局面。 父亲的角色再一次得到升华,就像航海的舵手在茫茫的大海中确定航行的方向,这一次是父亲手挥舞着信号旗,指挥坐在驾驶室里的儿子何时该前进,何时该停车。 有一次2号车发生机械故障,机械技术出身的秦伏林凭经验就能断定是哪里出现了故障。而这一次他却知而不语,让儿子自己动手去排除故障,在排除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告诉他哪个部件起什么作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故障,怎么预防,怎么修。 在生活中爷俩也是互相照顾,秦伏林时常叮嘱秦鑫干活当中要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天冷要多穿点。而秦伏林不爱吃米饭,在一起干活的10多天当中,秦鑫买来了小铁锅,上班前买点挂面,中午为父亲在司机室里面煮着吃。 在秦鑫看来,父亲修了大半辈子铁路,总是聚少离多,这次和父亲一起搭档工作的10几天,是他和父亲最亲密的时刻,工作的时候紧盯着父亲发出的信号,午间吃饭的时候聊聊天,一同上班下班,他感受着父爱的伟大。 周围的同事看到他们爷俩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感觉在这冰冷的工地中,无形中又多了几分温暖。 笔者问秦鑫“等媳妇生完娃后还回不回来?”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肯定还得回来,跟着单位哪都能去,还能看看风景,挺好的,而且还可以盯着我爸让他少喝酒,一举两得。” 中南铁路通道,西起山西吕梁,东至山东日照港,全长1260公里,年运输能力2亿吨,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设计时速最快、国内建设标准最高的重载铁路。3月15日的节点工期日益临近,在中铁一局新运公司中南铁路通道施工现场,2500多人和时间赛跑,与质量同行,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