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运输部编制基本完成,铁路、民航、邮政归其管理,负责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平衡发展。 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内设机构主要职责,由13个业务机构和机关党委以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等组成。据介绍,这标志着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经一年时间已落实完成,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架构格局。 新建立的大交通部负责组织拟定综合交通运输战略、政策、法律法规草案、标准等职责以及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统筹衔接平衡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规划方面的职能。 2013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在大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被调整为运输司,调整后,运输司的职能,除了对城市客运、地铁运营、出租车、物流行业管理的职能外,还新增了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拟定和监督实施,承担协调与衔接工作,“主要是强调了综合协调职能”。 此外,以前的政策研究和宣传职能结合,成了政策研究室。负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研究,组织开展行业有关宏观政策研究工作;负责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等。 政策法规司调整为法制司,负责组织起草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草案,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相关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等。 回顾 “交通运输部”是如何形成的? 1949年,交通部成立,当时主要负责公路、港口建设和运输。 195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划归交通部领导。 1962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划出交通部,由国务院直管。 1970年,交通部、铁道部和邮电部的邮政部分合并组建为交通部。 1975年,交通部与铁道部分开,邮电业务归还邮电部,成立了独立的交通部。 2008年,交通运输部成立,信息产业部下属国家邮政局撤销,交通运输部下设国家邮政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撤销,交通运输部下设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3年,铁道部撤销,交通运输部下设国家铁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