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期接连核准了新疆红柳河至淖毛湖、哈尔滨至牡丹江、哈尔滨至佳木斯、青岛至连云港、杭州至黄山五条铁路建设项目,总投资共计1424.22亿元。 自两会召开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大会发言时以及提案中纷纷呼吁加快铁路建设,弥补地区发展短板,通过构建并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加速资源流动,为国民经济注入活力。然而,铁路“何德何能”引来代表们热切追捧,不惜斥巨资建设它呢? 要推动国民经济,要从“动”字着手,人要动、物资要动、商品要动,都需要交通运输。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作为运输行业的龙头老大,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同时也是保障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要致富,先修路。”东部与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众所周知,主要缘于交通运输行业是否发达。有专家称。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更需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基础设施,铁路建设能够带动投资增长,从而为“稳增长”提供保障;同时,铁路运输能有效降低能耗,方便能源物资转移,提高以快递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助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因此,大力发展铁路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株洲,初中地理课本对这座城市定义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对株洲城市的兴起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铁路枢纽地位带来了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株洲迅速成为货物转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促进了株洲近代工商业的起步、发展与繁荣。石家庄、郴州……类似株洲这样的因铁路崛起的城市和地区数不胜数。由此可见,铁路必定能拉动经济发展。 令人兴喜的是,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强对铁路高铁的建设,超过1.1万公里的总运营里程足以让任何国家望其项背。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兰新二线年底建成通车、杭长高铁年底建成通车、南广铁路广西段进行满图运行试验等,随着不断新建竣工开通的高铁线路,一条条伸向全国各地区的铁路,犹如一条条“输血管”,修到哪里就激活了哪里的经济,延伸到哪里就拉动了哪里的经济增长,高铁线路像张网一样覆盖神州大地,这将有力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高铁动车开到的地方,地方经济忍不住跟着“动”起来。因此,加快铁路、高铁建设步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是至关重要。(伍策苏国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