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郭春华)应该说,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很重视,特别从铁路供电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但由于供电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造成的事故外。供电事故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也就是说是由于工作或作业过程中人的行为失控造成。而真正属于天灾人祸、人力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造成的事故只占极少数。正因为如此,如何能有效的控制人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生产,使得事故大大的降低,正是我们从事铁路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抓住的关键。 首先,开展标准化作业是有效规范工作人员现场行为、防止违章的有效手段。标准化作业从工作的准备、作业、结束三个阶段具体控制着手,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我们也发现,标准化作业重点解决的是作业现场人的行为控制问题,按照科学的和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有规范性行为,也有随意性行为,也即是在人的规范性行为阶段,由于人的主观思维和环境的影响,也会随时产生不规范的随意性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标准化作业的执行过程中,事前或过程中把关不够完善,未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开展工作,使得标准化作业出现落洞。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把这种现象明确归纳为违章行为,并把标准化作业按程序执行作为关键来抓。关键在哪?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按程序严格执行。 其次,安全管理工作,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对人的管理。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就是实现管理控制的主体,任何控制工作都是通过人的活动去实现的。比如说对安全生产卡控的控制,不但要将卡控及控制措施交代清楚,更要进行确认、落实到人。当然,对于人的认识和把握,通过直觉和常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某种认识、预测和控制,但这种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和相对片面的,而是应该把其原理贯穿并运用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之中。一个人的个性总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何消除人的个别性的差异,规范控制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使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正是需要我们不断解决、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第三,通过激励机制,体现“以人为本”,可以使人不断的努力上进。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克服职工存在“多干活多出事,少干活少出事,不干活不出事”等思想。不同的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通过激励机制不但能可以使人产生一种行动满足感,而且可以起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作失误、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一定作用。另外通过对人的管理,体现“以人为本”,也就是全员参与的管理。使每一位职工都是铁路真正的主人,也正因为如此,就不止是做“该做”的事,还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每位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如果全体干部职工都能把尽好自己的职责为己任,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把安全生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目标,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一个互动互控的连续统一整体,互相监督,真正实现铁路与职工的双赢,“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才会得以真正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