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通讯员王焱)中国商品运往欧洲,通常是走海运或者空运这两种形式将货品运到鹿特丹、汉堡和法兰克福等大型港口或者货运航空港,然后再通过长途车或火车发散到东欧、中欧等地。通常来说,中欧海运时间为45天,铁路货运则比海运要减少一半的时间。很明显,铁路货运的竞争力要高于海运,在这个货运市场上,铁路应该有着很强的实力。然而长期以来,铁路硬件虽然日渐完善,但是中欧铁路途经多国国境,各地通关手续繁杂,加上铁路货运企业的服务意识一直比较低,这一市场的热度并未有预期的理想,例如多年前就已经开行的亚欧大陆桥集装箱运输,并未达到预期的运输效果。 不过情况也在悄然改变。自从2013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货运的服务意识加强了,铁路亦开始主动找客源,部分货运增速明显。目前中国与周边多个国家铁路合作顺利,多条铁路货运通道开启,通过阿拉山口口岸发往欧洲的班列日渐增多。“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简称“蓉欧快铁”)的开通,标志着成都由“国内交通枢纽”向“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转变迈出了一大步,彻底改变了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渝新欧”首趟公共班列的开行,正式拉开了2014年“中欧直通车”的帷幕,为“重庆造”出口欧洲提供了便利通道,同时也为欧洲及中亚国家对华出口提供了便利;首趟“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的运行,标志着郑州沟通世界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由此打通,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而今,继第一趟“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在武汉开出,5月5日晚18时,第二趟“汉新欧”铁路国际集装箱班列80002次在武汉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装运启程,装载有电子产品和石材的45组集装箱发往土库曼斯坦、波兰和捷克,标志着“汉新欧”铁路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一条条中欧铁路货运线的开行,表明了铁路总公司致力于铁路货运改革、积极走出国门、提升铁路货运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决心。多条中欧货运线的开行,使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贯通,中欧铁路货运通道更加通畅,中国铁路走出国门实现了多方向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