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嘉)针对“超级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2900公里”的报道,项目带头人、西南交通大学邓自刚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澄清:“这是理论推算的数据,现实中有多快还需要实验数据来论证”。 有媒体报道称,在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技术研究所,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测试,未来时速可达到每小时2900公里。 邓自刚表示,报道过于夸张,“我们的目标是首先突破600km/h,再1000km/h,然后继续更高的速度,这可能才是靠谱的”。 邓自刚介绍,这一研究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制一条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能够让速度达到每分钟25公里,这个目标已经在2013年2月实现;第二个阶段是打造真空管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由于真空管道运输只是设计概念,目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我们只能边尝试,边摸索”。邓正刚表示,目前这个项目是在半径只有6米的环形轨道上进行的实验,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需承受超过600公斤的离心力,希望1个月后可以完成50km/h的空载运行测试。“这个速度已经是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的最快速度了,目前,世界在环形轨道上实验的最高速度是20km/h”。 “未来在现实中,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有望打破目前581.7km/h的地面轨道交通速度纪录。”邓自刚表示。 2000年,邓自刚的两位导师王家素、王素玉研制成功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邓自刚于2004年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也开始了磁悬浮技术研究。目前,该研究团队共有10余人。 作者:刘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