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建设投入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都大为降低 据新华社长沙5月16日电 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铁路16日在长沙开工建设。线路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种先进轨道交通运营技术的国家。 长沙磁浮铁路由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铁建承担设计施工总承包。线路连接了长沙火车南站和长沙黄花机场,全长18.5公里,投资估算总额约40亿元。设计列车最高时速120公里,为普通城区轨道交通的1.5倍。工程建成后,乘客从高铁南站下车,搭乘磁浮列车,只需约10分钟即可到达黄花机场。 “与从德国引进的上海高速磁浮列车不同,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还是一种高性价比的交通系统。”中国铁建铁四院分管该项目设计的副总工程师郭志勇说,“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每公里的造价一般在5亿至8亿元之间,而这种磁浮每公里造价为1.5亿至2.5亿元,前期建设投入及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都大为降低。” 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旭锋表示,这种轨道交通方式特别适用于城市客流中等的快速延伸线,诸如市区与机场、郊区、产业区、旅游景区的联系等,被称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选择之一”。 中国铁建铁四院项目设计总体负责人王大为介绍说,磁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也就是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也无需接触地面。相对于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磁浮,中低速磁浮列车还具有安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列车车体相当于“抱”在轨道上运行,从而成为目前唯一可以做到运行中不会发生脱轨颠覆事故的轨道交通方式。 “长沙磁浮铁路是国内第一次采用EPC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的磁浮线路,中国铁建将通过参与设计施工,培养人才、储备技术、创造业绩,快速形成磁浮业务的系统设计能力和规模发展效应,占领磁浮交通领域技术制高点,并将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中国铁建董事长孟凤朝表示。 中国铁建在参加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的建设时就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新型轨道梁研制”的研究任务,“磁悬浮轨道梁精密调位施工方法”获得了国家级工法,已经拥有磁悬浮导轨梁模板等6项磁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