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李克强总理非洲之行访问的结束,以蒙内铁路建设为代表一系列大单的签订和落地,着实让许多国家看着眼馋、心里着急。但是,无论如何全世界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中非合作,优势互补、互为机遇、共同发展,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定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中国与非洲远隔万里之遥,但是由老一辈中国领导人构建起的中非友好,却历经风雨而越发坚固和持久。在儿时,一提到非洲,坦赞铁路就像一座丰碑,始终矗立在中非人民心中。 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中国,并没有忘记老朋友、好兄弟。短短两年时间,中国领导人两度踏上非洲的热土,其行动本身就说明了非洲和非洲人民,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将自己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朋友共享、互惠。发展起来的中国正在用无可辩驳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以中国高铁为代表,装备制造“走出去”,在东南亚遭遇坎坷,并由此引发担忧之际。另辟蹊径,中国装备技术却在非洲不仅受到热捧,并且还实实在在开花结果,这无疑是对那些抹黑、诋毁中国装备制造,乃至质疑中国能力和诚意国家的有力回击。 其实,稍加了解中国人性格和历史的人都会明白,越是抹黑和围堵,不仅不会实现其企图,反而会更加激发起中国人的斗志和干劲。纵观中国在国际领域也已取得突破和领先的技术和装备,无一当初不是被封堵、扼杀的项目和对象。也恰恰是我们习惯了白手起家,也曾遭遇到各种屈辱和辛酸,感同身受让我们与非洲人民突破了物理意义上的距离。 与非洲各国和人民分享中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开展设计、建设、装备、管理、人才培训、项目融资等合作,促进非洲各国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历史的责任和担当再一次赋予了包括中国铁路在内的相关企业。这就是用中国的标准、中国的资金、中国的技术、中国的管理、中国的装备建造国际干线,直接造福双方20多亿人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一片属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