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班组成员坚守岗位,做好安全防护和旅客解释工作。”6月7日19时19分,重庆北开往乌鲁木齐的K1583次列车准点到达嘉峪关站后,列车长南莉得知“前方有沙尘暴袭来”后,立即做出紧急部署。 随后,南莉和另一名列车长白雄伟立即召集乘警、检车、餐车长和厨师召开“三乘”会议,对车内治安巡视、设备设施检查、餐料清点、旅客解释安抚、与上级的信息沟通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 “设备良好!”“车内秩序正常!”“餐料足够!”……南莉的对讲机一次次的响起,列车广播也一遍又一遍的播着安全宣传和停站通告。 停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等待也是一个未知数。由于列车是绿皮车,停车后只能使用蓄电池的电源。检车人员只好关闭车内除应急电源外的所有电源,车厢内几乎陷入一片黑暗。这给白雄伟带领的临时组建的车内巡视组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他们一些人拿着应急电筒,另外的人拿着喊话器,逐车厢逐座位的开展着安全宣传,面对面的做好旅客解释工作。 旅客们的情绪都还算稳定,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旅客反映车内气温升高,闷热难耐。考虑到实际情况,南莉与站方协商后,车站同意了列车放行旅客到站台上透气的请求。 随后,南莉和白雄伟发动旅客中的老师、退役军人等10多名人员,与班组列车员一同担任起安全巡视员,“守护”起下车旅客的安全。 6月8日凌晨0时10分,列车终于等来了开车的信号。车内旅客一片欢腾。在停站的近5个小时内,无一名旅客对列车服务产生不良反映,列车也完全的确保了旅客安全。 6月8日晚上20点左右,K1583次列车晚点9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站,看着列车工作人员风尘仆仆的样子,旅客们在感谢信中赞许道:“沙尘暴吹不散你们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