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时表示,两国应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卡梅伦表示,英方愿与中方深化高铁领域合作。 中国高铁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不但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中国的一个亮丽的名片,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崛起。 高铁渐成铁路客运主流。近日,从铁路总公司获悉,铁路部门的“7.1”调图即将实施,此次调图最大的亮点是,增开动车组列车53对,高铁、客专将首次实行日常、周末、高峰“三档”不同运行图车次,京沪、京广、京哈、石太、杭深等干线运输能力得到扩充,京沪高铁最繁忙区段开行动车组101对,京广高铁最繁忙区段开行动车组100对,高铁成为铁路运输的“主力军”。 高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四纵四横”的高铁客运专线基本成型,拉动了沿线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京津高铁的开行,在北京和天津两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了京津同城化。武广高铁贯通“两湖”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武广大都市带”,带动了区域城市发展,《经济日报》曾报道,武广高铁开通以来,大批广东客商到湘鄂两省投资,减速了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加快了“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此外,高铁还催生了“快行漫游”的旅游新模式,高铁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高铁点燃了世界各国发展高速铁路的热情。中国高铁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高铁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运耗低、污染轻的独特优势,重新点燃了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铁的热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透漏,中国正在和二三十个国家都在谈高铁的合作。这些跨国高铁的建设有中方出资金和技术,在此过程中,中方会与相关国家洽谈,用修建高铁来置换当地资源,比如中亚的天然气。另据证券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若仅计算铁路铺设订单及列车订单,则国内企业今年以来获得的海外铁路类订单超过千亿元,包括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诸多国家。据了解,李克强在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高铁写入中英联合声明。王梦恕还表示,高铁走出去了,相关产业的工厂也可以走出国门,用一条高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高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高铁经济已经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新名词,高铁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高铁作为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剂不可多得的良药,随着高铁的崛起,整个内陆交通可以通过高铁快速整合,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急厚重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