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防洪工作,不能固守待援,一定要主动出击,抓住防御重点,突击薄弱环节。运用科学技术建立健全防洪机制,把握主动,坚决转变被动挨打局面!”该段段长王永泽在防洪工作会议上如是说。经过多年防洪工作,该段不断吸取防洪经验,发挥“他人亡羊,我补牢”的精神,一步步完善着防洪机制。 成都工务段防洪重点在于山区铁路成昆线,以及遂成线。山区铁路拥有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等特点,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虽说该段管辖范围未进入深山,但是沿途溜坍、塌方等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事件历有发生。 今年三月初,该段超前部署防洪工作,抽调段属线、桥科室部分精英组建防洪科技工作小组,成立防洪办公室。并开始对全段管内防洪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排水沟、砍伐危树、危竹,以及收山扫石等防洪预防工作。 汛期到来前由防洪科技小组研讨通过,对遂成线高铁部分重点区段安装了新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该机器拥有一体化自动雨量监测站之称,采用太阳能供电,低功耗,在无日照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30天。还具有大容量FLASH存储,雨量数据可以存储5年以上。并具有GPRS/SMS。遥测站可向多达4个中心站发送数据,每个中心可拥有二种通信方式互为备份。“如此强大的科技功效给我们的防洪工作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劳动强度。”防洪工作小组成员李玉坤这样说。 为提高科学防洪质量,该段大力引进科技设备,全力弥补科技防洪短板。桥梁水位自动监测仪、危岩落石报警器、位移监测仪、短线报警仪等一件件科技装备将防洪工作武装了起来,给防洪披上科技“战甲”为即将展开的防洪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至从更新了雨量监测设备,雨量数据传输更快捷、更准确,极大的节约了我们的工作流程”。段防洪办成员王强兴奋的说道。 近两年,西南地区降雨量都明显增高,尤其是2013年,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给成都工务段防洪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单一的暴雨已经不是防洪的主要防御对象,而是暴雨前和暴雨后的各种负面险情极大的威胁着铁路行车安全。如暴雨前的狂风,暴雨后出现的堰塞湖、危岩松动等。这些不稳定因素变成了一个个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铁路安全。 今年,成都工务段结合现有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现场技术人才,将其与防洪工作相融合达到科技、人才浑然一体的境界,并建立完善了一套有效的科技防洪制度。进入汛期以来该段防洪办密切联系地方气象、水利部门,防洪办成员加大对管类沿线的卫星气象云图的分析,跟踪预判灾害雨情,为防洪布控工配备上了监控卫星。该段为实现路局第三十个防洪安全年已经做好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