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10时15分,随着从重庆北开往厦门的D2234/2次动车第一时间停靠在恩施站,宜万线正式开通了至沪汉成渝动车。 两年的等待,恩施通动车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经停恩施站动车达到17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融入全国高铁网,成为民族自治州和武陵山区第一个同行动车的地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现高速列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甚至郑州、南昌、福州、厦门,都将有动车经恩施前往重庆、成都。 沪汉蓉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最长的“一横”,全长2078公里,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首条快速铁路大通道。该线连接长江上中下游六大都市(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分段开工建设已完成,并于2013年12月28日全线建成。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陇海和浙赣之间700公里无横向铁路的空白,与陇海线、京广线、京九线共同构成我国铁路干线的十字型网络,并与纵向七条跨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接轨,在全国铁路网中,起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衔接作用,大大提高全国铁路的灵活性。 恩施自治州位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西进东出的重要节点,沪汉蓉全线开行动车,对恩施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巨有划时代意义。它结束了武陵山区无动车的历史,拉近了恩施州与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动车的开通,恩施旅游将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恩施州铁路办主任周昌发表示,2010年宜万铁路通车后,恩施旅游呈几何式增长,每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恩施、利川等城区宾馆被抢订一空,各大景区排起几公里的“长龙”。恩施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来自恩施州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州共接待旅游者26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8亿元。仅今年“五一”小长假3天,恩施州接待游客67.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恩施土司城、建始野三峡等核心景区达到接待上限,腾龙洞每天增加2场演出满足游客需求。 同时,恩施州资源丰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中南、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华东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可将恩施州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中地区、人口稠密的川渝地区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全州与其地区之间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加强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对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恩施州铁路办主任周昌发介绍,为了抢抓动车时代的到来,让恩施驶入物流快车道,恩施州谋划实施了恩施物资铁路专用线项目,并投资近3亿元正在打造武陵山区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恩施铁路物流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