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骄阳似火。 上午10点,杭长高铁绍兴杨汛桥路段,轨道上热浪翻滚,地表温度达到60℃。杭州工务段杭长高铁精调与联调联试车间工长翁学义带领15名精调组人员,紧张地操纵着检测机、螺丝机等多种器械。 杭长客专浙江段2009年12月动工,今年5月实现接触网全线贯通。杭州工务段担当着总计188公里线路和4个车站道岔的精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为此,该段抽调近200名精兵强将,在杭州、金华、瞿州、江山4个点,精心精调、测量,从7月20日起,转入联调联试。 电动螺丝机的发电机约有100公斤重,齿轮起道机也有近40公斤重,这些笨重的械具都要靠人力抬上抬下。 “在高铁线路联调联试前,需进行精细调整,每天作业精细化程度很高,标准轨距1435毫米,其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内。”手握电子尺的翁学义强调。 为了不延误工期,同时避开高温,大家“干二头,休中间”。翁学义解释说,“"干二头",就是早上顶着星星出门,晚上伴着月亮回来,也就是每天从凌晨4点干到上午10点,下午4点接着干到晚上7点。” 烈日炎炎,大家都戴上了粽叶草帽,为了防止被高温钢轨烫伤,还戴着厚厚的手套。虽然在高温下工作,但大家都异常认真。 翁学义用电子道尺回检着检测机的测量参数,有时趴在钢轨上,有时单腿跪下俯视轨面水平坡度。1公里线路,1538个轨枕,一根轨枕量两个头,一个班下来,要弯腰3176次。“看,这里都起茧了。”翁学义卷起裤腿,露出膝盖上黑黑的一层茧。 其他职工也不轻松,每天要松紧6000多个螺帽,还承担改道、起道等任务。 中午12点,大家饥肠辘辘,饭就开在工地上。 送来的菜有青菜、辣椒和冬瓜炖肉汤,还有一大桶绿豆汤。大家饭量都很大,有的半公斤米饭下肚还要添。“主要是每天消耗的体力、水分都很多。”翁学义狼吞虎咽着满满一盒饭。 中午休息,聊天成了他们的娱乐。但因为太累,往往聊着聊着大家就陆续睡着了。 下午的烈日,还在等着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