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时35分,一趟“皇上品”号冠名列车K577次从长沙火车站徐徐开出,驶往目的地成都东火车站。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广铁集团在湘、粤、琼三省内,第一次开行的非动车组冠名旅客列车。 铁路部门为加快市场化的步伐,今年上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铁路局陆续开行商业冠名的动车组旅客列车,曾经的“和谐号”被冠名各种名号,此举能否给铁路部门及企业带来利益,从而引起社会热议。 过去“铁老大”时代几乎难于看到被冠名的旅客列车,企业想要通过列车广告宣传企业文化、形象那是比登天还难。同时,铁路自身的封闭性使得其用户意识及企业共赢意识缺乏,铁路更是无心广告效益,闭门造车。社会资本走不进,铁路本身也走不出,铁路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社会对“铁老大”抱怨只会越积越多。 铁路实施政企改革后,以企业的身份融入市场,明确运营主体,但初生的铁总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挣得一席之地,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迈向市场化的实质性改革,随之推出的一系列客货运新举措无不是瞄准市场,贴近社会群众。如今,广铁集团又开行非动车组冠名旅客列车,无可厚非属于市场经济行为。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市场经济行为,最终目的都将是实现企业利益化,铁路与企业实现“双赢”。 开放列车商业冠名,是铁路部门深化改革、加快走向市场化步伐的一大举措,在改进铁路部门收入结构的同时,也能通过与各企业的合作推动铁路市场化改革。冠名权出让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不可阻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着支撑其存在的现实需求。铁路部门正是遵循这一市场经济规律,贴近市场,实现自身多元化发展。 其次,开放列车商业冠名,架起了铁路与企业之间合作沟通的桥梁,体现出铁路与社会企业合作的诚意。列车冠名对于铁路来言,在不影响旅客乘车的前提下,合理挖掘、利用固有资源,开拓列车传媒资源,增加旅途的新鲜感,让旅客更觉铁路接市场、接地气的温馨,克服铁路以往封闭性,而且让铁路获得额外经济收益。 而相对于企业而言,铁路属于国家经济大命脉,百姓选择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企业针对这么庞大的客户群体,可以获得巨大的广告效益,对于宣传企业文化、形象,吸纳人才,增加市场竞争力都有极大促进作用,从而实现铁路与企业“双赢”。 随着铁路开放列车商业冠名,未来这种企业冠名的列车或将进一步增加,铁路向市场化改革更迈向深一步。同时,长远发展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带动铁路与企业同发展,更重要的是将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