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郑万高铁是否在本地建站,邓州和新野两地网民互不相让,引发激烈争论,甚至组织了“保路”活动。 到底高铁站建在哪里最合适,估计铁路部门正在进行论证和全方位的考量,而两个地方民间的舆论仍是各执己见,拿出各式各样的证据,试图影响铁路部门或者有关政府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民间舆论制造的影响到底会不会对决策部门起到作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理念上说,显然已经被时代“out”了,从行为上说,炒作的有些过了。 人们会记得,在即将过去的11月,还有一件让人关注的事,就是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美丽的乌镇举办。在这次会上,国信办主任鲁炜讲到了“3个"C to C"”:即互联网走入中国、走进用户、走向共识。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谈到了“3W,即三个Win”,客户要赢、合作伙伴要赢、你要赢。一个观点代表政府,一个观点代表商界,但是两种观点却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声音:共识共赢,深刻地彰显了一种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必将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思维。 不言而喻,修建郑万高铁,就好比互联网进入中国,它给沿线各地带来的就是方便和快捷,铁路经过之地到处充满了机遇和潜力,有条件的地方必须据理力争,为自己赢得一个足够大、足够好的发展空间。然而,发展不是一时之快,机遇也不是一己之私。抢抓机遇必须认清大局、把握大局,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办一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特别是像修建铁路这样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每个地方都应该明白共建才能共享的道理,充分尊重国家的决策和布局。正像许多网友看到的那样,修建郑万高铁为南阳通向外界打开了一条快速通道,受益的是沿线的各个县市,如果没有这条高铁线路,我们不还得等待吗?南阳还有几个没有沿线的县市呢,难道他们不更想在家门口建站吗?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开放眼光、平等胸怀,历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就应牢牢地把握住。 有共识才能实现共赢。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发展的机遇、眼光和干劲,唯独缺乏的是共识。马云能赢,就是因为他先让客户赢、让合作伙伴赢,所以他赢了,还赢得了万众瞩目、万人敬仰。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当机遇出现的时候,就不能错过。当前,对于邓州和新野来说,就是达成共识的时候,两家“亲兄弟”完全没有必要徒费口舌。姑且不论郑万高铁的可行性报告还在论证当中,两地民间舆论就如此大张旗鼓,果真能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当务之急,不妨静下心来,针对各种可能性方案,研究出台一些完善的对措,比如说规划建设高铁站和县城连接的专用通道,准备相应的交通设施,让当地群众乘坐高铁更便捷,等等。当然,两个地方完全可以互相启发,携手并进,研究一些有利于双方的对策,通过合法正当途径报送相关部门,争取利用资源最大化。 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不管是两地的政府也好,群众也罢,抑或支持家乡的热心人士,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社会的进步,相信决策部门论证选择的科学性、权威性,完全没必要臆想高铁站之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