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停靠某站,停车一分钟,有几名乘客站在在车门口的站台边上抽烟,一口接一口,聊得不亦乐乎。后面列车长声嘶力竭地喊“上车”、不断吹哨,我面前这几位慢悠悠地又抽了几口,才满不情愿地一一进来,到最后一个离车门远的要进车门时,动车组车门开始自动关闭并伴随着“嘀嘀嘀”的提示音。该男子着急之下准备一个大踏步侧身而入,就像电影中一样。不想近几日阴雨连绵,站台上又湿又滑,该男一个大踏步之下滑倒在地,一条腿卡在车门缝里,大半个身子在外面。所幸女列车长及时发现,赶忙汇报司机“车门卡住乘客”,请求开门之后,该男子终于进来,惊恐不已,满脸羞愧,向列车长连连致歉。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危险确实危险,但是却需要引起所有人的深思,尤其是忍不住在停车间隙抽烟的男乘客。你的烟瘾到底是有多大?是不是就差那一两分钟内几口烟?不抽行不行?不抽会难受?不抽会犯病?不抽就不能活?话虽刻薄,反映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动车组内的广播总是不断地在播着“列车停靠时间短,请未到的旅客不要随意上下车......本列车是全封闭无烟列车,车厢内有烟雾报警器,禁止吸烟......”该广播的都广播了,进站前播一遍,出站后再播一遍,以至于很多旅客还在抱怨广播打扰了他们的休息。但即便如此,为何动车组卫生间内偷偷抽烟的还是屡禁不绝?为何停靠站台时站在门口抽烟的还是扎堆?为什么一遍一遍的广播收效甚微?难道真的像国外某些媒体说的中国人素质低下、没有集体道德感?我认为不是如此。如果说动车组上抽烟的人是因为心存侥幸,那么站在站台上抽烟的人则是因为没有制度约束。听到不少人这么说了“不就是抽根烟嘛!犯得着吗?抽烟犯哪条法了?我抽烟还为国家上税了呢!”看吧,理直气壮,义正言辞。他们说这个话是是因为没见过车站环卫人员一只一只扫烟头的辛苦,更不可能见到深夜线路维护工人用夹子一个一个把烟头从轨枕上清除的场景。如果说这些只是良心发现或者说需要自我道德约束的话,那么缺少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则是助长了侥幸心理和钻空子行为。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对动车组抽烟和“到站抽烟,抽了上车”的行为缺少强制应对措施,进一步说,如果采取了强制措施又容易造成铁路和旅客间的纠纷,而执法权的问题又可能沦为一些人攻击铁路“政企不分”的口实。该怎样解开这个结、打破这个怪圈,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省和思考的。 笔者以为,该强制的时候要强制,该讲人性化的时候讲一下人性化也无妨。对于在动车组上吸烟而影响列车运行的行为,零容忍,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并且要是有可能纳入个人信息中去更好。而对于在站台上吸烟这样暂时无法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处罚不如人性化教育,教育总好过听之任之。可以考虑在铁路内部建立个人信息汇总,对于能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后不再犯的人,在一个时间段内予以消除个人不良信息;对于屡教不改,当面说好话认错、过站就忘的乘客,建立黑名单,该罚款罚款,该通报通报。同时一定要依法律为准绳,严防铁路部门在有理的情况下被人以法律法规的口子攻击抹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大宣传,不仅在动车上,还可以考虑在网络和公共媒体平台投放公益广告,宣扬动车上和站台上吸烟的危害,营造媒体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