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南京站和南京南站每天开行列车有700多趟,这还不包括路过不停靠的客货运列车。所有列车进出车站,不可能靠司机眼睛看,一切必须听从调度员的指挥。 火车运行有其固定的时间。但是,春运期间增加临客,加上雨雪天气导致列车晚点,固有的运行时刻必须发生变化,列车进出站时间及所停靠站台也及时调整。这一切,就是在南京火车站北侧的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完成的。 近日,金陵晚报记者走进这个房间,体验了一次火车调度员的工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那应该是“走钢丝的人”。 金陵晚报记者 李有明 通讯员 祖韬 体验者:金陵晚报记者李有明 体验岗位:火车站调度员 体验感悟:小小鼠标千斤重,他们都是走钢丝的人! 在南京火车站轨道的北侧,有一栋白色的小楼,这里就是调度车间。房间里有两排座位,座位前的桌上摆着电脑和电话,最前方的空中还悬挂着好几个屏幕。屏幕上都是线条,线条上有红点在移动。 “线条就是轨道,移动的红点就是正在开行的火车。火车开到哪里,屏幕上一清二楚。”调度车间书记花义平说。 置身这个房间里,记者听到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发送指令。工作人员说话的语速比较快,因为电话比较多,他们经常刚放下一部电话,另一部电话又响了。 花义平说,调度员主要是接发列车,列车进站和发车都需要听从调度员的指令。不过,在列车还未进站时,调度员就会接到电话,确认列车的位置,在列车进站时,要指挥列车进入相应的站台。“平均下来,一趟车进站,调度员要接10个电话。”花义平说。如果列车停靠超时,调度员还要发送指令,督促火车司机发车。 1趟车进站要接10个电话 有一件事让记者有些意外。在调度车间,一个岗位上有两人同时上班,而且两人一直做同一件事情。有趣的是,第一个人说什么话,第二个人也重复什么话;第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第二个人也做什么动作。 以大连至上海的T131为例,当这辆车快到南京站时,两名工作人员先后说出该车的位置。在确定这辆车停靠的站台后,两人做着同样的手势,先后说出同一个站台,然后,第一个人在点击鼠标以发送指令。 原来,每天进出车站的列车很多,但火车调度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稍有不慎,结果可能就是车毁人亡。据调度值班员笪胜华介绍,调度员发送指令时,必须眼看口述手指,而且是两人交叉确认。“因为调度员岗位不容出错,一个岗位有两人上班,是为了确保安全。”笪胜华说。 1岗两人言语动作全一样 有一种走钢丝的感觉 调度车间十分繁忙,在快节奏下又要确保指令万无一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在体验时,有一种走钢丝的感觉。 春运期间,图定列车、临客以及过路车,南京站和南京南站每天共有七八百趟列车经过。这意味,调度员每天要接七八千个电话。调度员就是火车运行的大脑,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是“压力山大”。 前几天的雨雪天气打乱了一些车次的运行时间,这让调度员的压力更大。原本到点进站的车辆晚点了,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整个工作量会大幅增加。 在调度车间流行一句话—“小小鼠标千斤重”。这句话的意思是,点击鼠标千万要慎重,必须确保百分之百正确,一旦发送错误指令,火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后果不堪设想。记者体验后发现,要想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既快又准,真的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