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戢) 央行昨日公布金融统计数据,1月份我国狭义货币增速骤降14.1个百分点。业内专家认为,这或许是受美国削减QE导致外汇占款下降,以及各种理财产品“吸金”的影响。 报告显示,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1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余额3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8.2个和1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余额7.65万亿元,同比增长22.5%。 狭义货币指的是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总和。一月份狭义货币增速骤降,立即让人联想到各种理财产品,尤其是“吸金”能力极强的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对活期储蓄的分流。 针对狭义货币增速骤降,有网民发帖称:“理财、余额宝收益那么高,现在谁还存活期啊?”微博认证为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的范剑平昨日也发帖猜测:“狭义货币与经济活力关系比广义货币更密切,突然失速这么多,很值得警惕。被高息理财产品挤干了企业活期存款,还是企业根本没有近期投资计划因而活期资金极少?” 民生证券分析师邢华秀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狭义货币增速骤降,或许主要还是受美国削减QE导致国际资本流出我国的影响。他认为,近期我国外汇占款将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将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造成一定的紧缩效应。 作者:唐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