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东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近期重点工作》。《重点工作》显示,东营、滨州、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六市将在交通、产业、物流、旅游等九个方面融合发展。其中,滨州市要重点推进交通一体化,加快鲁冀界(埕口)至沾化高速公路、大济路(无棣至大口河段)、滨州港连接黄骅港的疏港路建设。 《推进黄三角建设近期重点工作》显示,加强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一体化建设,构筑起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成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器,而加快发展也成为黄三角建设的关键词。就滨州来说,这几年来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0亿元、辖内28公里的滨德高速,投资11.4亿元、58公里的疏港公路,投资14.5亿元、45公里的滨港铁路一期已全部建成通车;投资31亿元、辖内85公里的德龙烟铁路铺轨接近尾声,年底可实现通车;计划投资30亿元、辖内84公里的黄大铁路于去年8月获得国家核准;计划投资52亿元、辖内82公里的济滨东高速已经开工。今年,滨州港港区防波堤要加快建设,拟投资26亿元,着手论证开挖深水航道工程,并推进滨州港3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前期工作。同时要加快建设济南—滨州—东营、埕口(鲁冀界)至沾化高速公路、大济路(无棣至大口河段)、滨港二期、滨州港连接黄骅港的疏港路等。 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血脉,带来的是产业的协同互动和要素资源的共享。根据《重点工作》要求,今年黄三角要推进物流业一体化发展,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完善区域物流网络,建立信息平台和区域物流配送体系。滨州市要依托滨州港以及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加快建设滨州西城物流园区,与其他19个重点物流园区一起,努力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打造旅游品牌,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就滨州来说,要突出武圣故里、滨海渔盐、枣林等特色,与其他5市特色品牌一起统一运作和营销,打造整体旅游品牌。整合孙子文化旅游区、滨海旅游度假等旅游线路、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做到共同开发、联手推介“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