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贵州乌蒙山区,桃花盛开,处处显露出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大家爬山的时候,还是要踩稳、抓牢,防止摔倒。”3月14日,贵州水城县营盘乡境内阴云密布,寒气逼人。9时25分,水红铁路渡船寨至三家寨区间74公里700米处,曲靖工务段白鸡坡桥路车间副主任、防洪“先遣队”队长喻亚富再次叮嘱准备爬到山检查的队员说,“排查要仔细,千万不要遗漏隐患。” 今年年初,曲靖工务段立足抢大险、防大灾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早布置、早安排、早排查、早整治,抓住干旱时节树叶凋零、野草枯萎,便于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的有利时机,组织桥路工区近年参加工作的90后大学生、业务技术好的专业人员,成立防洪“先遣队”,加强管内700余公里铁路沿线山体变化、危岩落石变化、危树状况的细致排查。“先遣队”爬山岗、翻山岭、披荆棘、钻草丛,细致排查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先遣队”及时输入问题库,督促责任桥路工区采取清理、支砌等措施进行整治,包保干部加强监测,责任线路工区半月一次检查监控,力争消除安全隐患,打牢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确保汛期行车安全。 “还好,这些石头都有‘根’,没有裂纹,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蹦塌坍落现象。”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爬到红梁子隧道口上方,站在近乎70度的山坡上,仰头细致观察隧道上方笔直峭立、高约100余米的山石后,在现场摸爬滚打2年多,已经业务熟练,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菜鸟”,90后大学生陈昌稳胸有成竹地向记者说,“因为这些石头没有出现风化剥落迹象。” “这块石头有300多公斤,要组织人员及时清理,否则可能影响安全。”按带队检查的纪委书记李崇波的指点,队长喻亚富钻过红梁子隧道上方比人还要高的草丛,拨开近3米高的荆棘,细致检查隧道口上方的一处危石后,大声汇报说。“这里散碎的石块需要处理。如果用水泥砂浆,对这里进行支砌,这些石块也可以派上用场,还处理了这里的一个危石呢。”检查发现附近另一个危石,上方零散堆放了一些石块后,喻亚富边对记者说,边在检查本上作了细致的记录。 “小曾,这个石头太危险了,需要及时处理。如果遇上山沟里发大水,可能会造成涵洞堵塞,直至水冲道床的安全隐患呢。”铁路右侧,沿着近80度的山坡,从100余米高的山坡上检查后,下到距离铁路约有20米的地方时,90后大学生包石柱郑重地对身边的曾海云说出了自己对眼前这块危石的看法。包石柱是2012年毕业参加工作的一名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就来到了水红线毛草坪桥路工区担任桥路维修工。这里交通除了唯一的水城至昆昆明的6062/1次“小慢”停靠外,没有其他交通选择;买菜要到8、90公里外的水城、红果等地;人烟稀少,下班后只能对着大山唱出心中的歌。两年来,他与“小伙伴”们爬山岗、冒严寒、历酷暑、经霜雪,细致检查、维修58公里350米至91公里150米段32.8公里铁路沿线桥梁、隧道、危石危树等设备状态,已经由一个毛头小伙子蜕变成了一名业务熟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承担重任的年轻人。他继续说出了需要处理的充分理由,“这里是一个山沟。这块石头就在沟边上,并且周围都是泥土,一旦被水冲走,石头就可能下滑,滚到涵洞口,造成堵塞就是必然的了。” 随后,“先遣队”11名队员继续向渡船寨方向走去,爬上了另一座山头,继续他们“游山玩水”的旅程。一路上,为他们而盛开的桃花,吐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消除他们一身的疲劳,引导着他们轻快地翻山越岭,查找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