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吉珲铁路小盘岭1号在建隧道坍塌抢险进入第三天,抢险救援的工作在全力进行,但整个救援工作的难度远远超过想象。 昨天(3日)现场有一个好消息让所有人都很兴奋,现场的给养施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昨天夜间到很晚很多记者还在现场等待,希望能见证这12名被困的工人兄弟被营救出来的时刻。但是现场中铁19局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家解释说,打通给养通道只是一个开始,一方面用钻机打通塌方体之后,想要向里面传送食物和水,还需要在打通的部分安装上套管,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二个是打通给养通道也并不意味着人员能够马上被营救出来。 昨天在救援现场有记者疑问现在的营救速度慢,专家表示,如果与所有人的期待相比这个速度肯定不是快的,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救援过程而且还要在救援中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那么可以说每打进一毫米都是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截止到今天上午10点,现场依旧在采取多种实施方案。 第一是昨天让我们比较兴奋的通过钻机钻孔成功后,现在正在安装套管,然后向塌方体内部输送食品和水; 第二个是在塌方体进洞方向的左侧开辟一个三角形导洞,并在这个导洞上面采用小导管加固。这个三角形的导洞是可以过人的,它打通了之后才是真正到了向外救人的环节。 第三是一个新的方案,就是采用液压顶进系统,液压推进直径220的钢管,开辟一个二号逃生通道。 现在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钻孔换管已经完成进尺6:3,昨天从外地被调来的气压夯管锤也已经进入到施工现场,正在紧张的进行作业前的各项准备,争取尽快投入作业,尽早打通人员救援的通道。与之并行的逃生通道小导洞现在累计挖到了12.5米,目前又遇到了孤石阻碍,专家正在研究方案。另外对作业区段的路基进行加固,安装钢架。 归纳起来,现在整个进展是紧张且艰难的进行,被困人员被救可能还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只有两个字就是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