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全长710公里,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 防风工程规模和技术国内领先 新疆网讯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全长710公里,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4年多来,各参建单位克服线路穿越戈壁荒漠、沿线极端天气多发等困难,科学组织施工,攻克了防风工程等多项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全线参建人员达35000余人,上场机械设备1881台,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推进。 防风“长城”400余公里 路基挡风墙、桥梁挡风屏、防风明洞,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达坂城区段、吐鲁番区段等铁路沿线,沿着平整的线路路基两侧,整齐的耸立着高达3到4米的防风墙基柱,绵延伸向远方的防风“长城”,守护着新疆首条高铁的安全运行。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新疆境内先后穿越著名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风区长度达到462公里,占新疆段线路总长的65%。 每年春秋季节,风区风力强劲、风速变化剧烈,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平均多达156天,百里风区最大风力超过12级以上,对铁路的运营、养护和铁路运输安全都有很大影响。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自2009年开工建设起,就在各风区同时修建防风设施。其规模在全国高速铁路在建工程中位居首位,防风工程技术的运用在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 据了解,在国内外尚无可供借鉴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初期,建设单位就提出防风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并获得原铁道部立项支持。 工程技术人员系统研究了风沙活动规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风洞等试验,进行大风环境下高速铁路列车安全性分析,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不同大风条件下防风结构形式及路基、明洞、接触网防风技术,风区除隧道及深路堑外均设置路基挡风墙、桥梁挡风屏、防风明洞等防风工程措施,修建了462公里的防风 “长城”,其规模和技术在国内都是双项领先,全方位为高铁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多措施保护达坂城湿地环境 达坂城湿地特大桥全长5629.14米,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境内最大的跨度连续桥梁,也是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地处达坂城风区及达坂城湿地,跨既有兰新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312国道等,具有施工安全风险大、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场地狭窄、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大桥跨越的达坂城湿地属国家一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因此施工中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都很高。 中铁十二局兰新第二双线项目部经理祁玺剑介绍,达坂城湿地特大桥在施工建设中,有效避开了保护区,维护了湿地生态环境。 “对施工的泥土和垃圾,进行外运,施工的生产设施和房屋都不在湿地以内,对施工产生的灰尘也进行了降尘处理。”祁玺剑说,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保护了湿地的环境。 createPageHTML(1, 0, "t20140604_3904211", "shtml");来源新疆网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