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网提供火车票网上订票和电话订票指南/春运订票攻略,火车票网上订票官方网站:www.12306.cn 全国火车票订票电话:95105105
当前位置: 主页 > 铁路新闻 >

高铁:如何完美抵达(图)

时间:2014-06-06 13:53来源:检察日报
高铁:如何完美抵达

  每一位读者心中,好作品的标准都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人的阅历、知识结构、生存状态不同,阅读感受当然也有所区别,有时甚至是迥异的。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确实深深地吸引了我。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那颗描摹高铁人时代画卷的质朴的心。

  戴荣里是一位铁路人,他曾参与中国高铁、见证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在他以往的新闻或者文学作品中,就曾有过许多铁路人的印记。戴荣里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的是一个讲故事者的角色,以新闻播报或者新闻分析的主持人身份体现出来,这在纪实文学的写作中是很有在场意义的设计。而《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真正要表现的人物是两组群像,一组是人类历史上为铁路技术进步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第二组是为中国高铁技术奋进的“中国铁路人”。

  作者对人物的表述用了群像展示的方法,有的采用历史镜头回放的形式,如对人类历史上的相关人物,而对现实中人物的介绍,则用了一些特写镜头的方式,对于一些相关细节进行了很具体的再现。作者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写“中国高铁”,这不是某一个主人翁的故事,是“中国高铁人”群体的故事。以此相适应,是作者对作品精神价值的构建。

  作为一个近年来与戴荣里有许多交流的读者和朋友,我很真切地品读到了戴荣里《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的价值与意义,它既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也可以当长篇新闻通讯作品来阅读,还可以当作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纪录文献留存于世。我们不可能赋予一部作品太多的承载,作品出版后终归是要面对读者的评判的,见仁见智,读到作品的人都可以各抒己见。我的阅读感受告诉我,作者对作品形式的设计,内容的表达,都体现了他发于内心的真情诉说,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能做到这样,也就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这部作品是一位亲历者的心语。

  作者:陈典松
通途网提醒:以上内容来自新闻媒体,仅供参考。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其他人:
------分隔线----------------------------
12306火车票查询/网上订票购票
    12306网上订票
    12306余票查询
    火车票票价查询
    火车时刻表查询
    火车正晚点查询
    火车票代售点查询
    火车票订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