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高铁动车占到一半以上,成为铁路运输新主力。然而,天下财经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虽然暑运即将来临,但是高铁的上座率似乎并不高。 文中提到,高铁线路是由国家规划,纳税人出资。上座率不高,说明高铁没有效率,一种毫无道理的浪费。并且以购买G105次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车票为例,说明了存在车票富余,上座率不高的问题。笔者认为,G105次列车全程运行1318公里,共计10个停车站办理客运业务,仅凭某一区段的余票说明不了整列车是低效率在运行的。与飞机运输不同,高铁列车中途停站,旅客有上有下,席位可以复用,上座率不是以余票多少或者坐席空置就能计算出来的。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证明高铁的上座率低,进而对“7.1”调图后,高铁动车占到一半以上,成为铁路运输新主力,产生质疑和不理解。显然这样的视角有些片面,这样的观点也有些牵强附会。 高铁上座率更严谨的称法应为高铁综合利用率。应当看到,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仍然不足,铁路货运长期给客运让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调图后增加高铁动车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为铁路货运释放运能的重任,必然要淘汰一些通行效率低、占道时间长的列车。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多价位、多层次的铁路客运体系,更能进一步提高铁路综合运输效率,顺应经济发展需要。 高速铁路不是挤压民生的铁铧,而恰恰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火车头。并且,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高铁也正在将越来越优惠的价格、越来越好的服务提供给广大乘客。中国的经济要发展,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质量更高、服务更优的交通服务,必须通过发展经济,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分享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这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的可期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