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高铁动车占到一半以上,成为铁路运输新主力。然而,天下财经最近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虽然暑运即将来临,但是高铁的上座率似乎并不高。 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高铁,由于它的高速、便捷,给旅客提供了舒适的出行环境,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引擎,因而一度成为“热词”,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及新闻报道和专家学者议论的焦点,尤其是高铁的票价和上座率,更是一些文人追捧的资料和赚取点击率的热点。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有被人们认识的过程,就拿高铁来说,在它开通后,它的安全性有人质疑过,但经过“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安全运营4亿公里”(6月9日人民铁道网《中国高铁实现安全运营4亿公里,时速可达350公里》)的检验,人们对高铁的安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然而,票价一直在新闻媒体上争论不休,有些人采取断章的“截图数据”来验证票价高是造成高铁上座率低的原因,因而妄下结论,高铁因为空着也是空着,肯定造成资源浪费了,不太合理,还不如打折合算。 任何一个交通工具的运行,都有它的成本在,每一个经营者都不会去亏本赚吆喝的。因此,高铁的打折是有一定限度的。再一个高铁的票价还得有一个被人们接收的过程的,多少年来,铁路都在不计成本的执行着低票价,高铁计成本的票价,就有些一下接受不了了,但随着高铁的不断开通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品味的提高,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一些时段、一些车次的车票还是供不应求的。再一个就是随着高铁公交化的开行,车票已不象以前那样紧张,需要提前几天就买好出行的车票,现在很多旅客都是随走随买票,因而当你在提前查询时,有余票是正常不过的了。 高铁的开通运行,已经缓解了车票紧张的局面,尤其是高铁开通地区,一票难求已成为了历史。铁路,它毕竟是一个企业,它还需要生存和积累扩展,因此它需要计较成本,在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它还需要实现赢利,因为铁路建设的费用,不像某些人信口开河的说是纳税人掏的钱,它都需要铁路从运营所得去还贷款,你说,铁路在票价上不精打细算能行吗?况且高铁的上座率一直在高位运行,不能因为你以偏盖全的调查就说因为票价高而造成上座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了。铁路为了提高高铁淡季的上座率,已经开始了车票打折,有的车次的二等座也在打折之列,所以说,“空着也要空着,究竟道理何在呢?”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是的,在目前及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高铁”这一热词还会热下去,它还会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但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把这一热词用好,共同打造安全、方便的出行环境,而不是哗众取宠。(冯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