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旭周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生动体现了铁路对于经济社会的重要拉动作用。铁路,不仅承载着民生期盼,而且是我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带动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省铁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3年全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居全国第一,铁路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他交通方式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省铁路仍然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资金不足是制约铁路发展的重要“短板”。如何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引入社会“活水”成为摆在我省铁路建设面前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在操作层面进一步具体和细化投融资渠道和金额,为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铺平道路。 日前,甘肃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下更大气力加快推进全省铁路建设,建立省级铁路投融资平台。甘肃省政府要求,各市州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加快铁路建设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改善和发展民生的迫切需要,积极支持配合铁路项目建设。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努力筹措落实铁路项目地方配套资金。 近年来,铁路建设正在改变着我省交通落后的面貌,也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国家的大力支持,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全省上下对铁路建设的倾力支援。据悉,2008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开建了兰渝、西平、天平、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宝兰客专、兰州至中川机场、敦格铁路等7个铁路项目,2013年底,西平铁路建成运营。截至2013年底,完成铁路建设投资1044亿元,占铁路建设计划总投资的56%。目前在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天平、兰渝铁路将分别在今明两年建成通车,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有望提前建成运营。今年,国家下达甘肃省的铁路投资计划又领跑全国。 甘肃省铁路建设目前正处于高峰期,预计“十二五”期间国铁干线建设还需省级配套资金120多亿元。为此,《意见》提出,从2014年起,省级财政将铁路重大项目建设征收的建安营业税全额用于铁路省级配套资金,研究设立甘肃省铁路发展基金,为铁路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省级铁路投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或联合银行、金融机构发行保值且收益率较高的理财等附加金融产品,以参股、租赁、合伙等形式,开展多元化融资,着力落实国铁干线等项目资本金省级出资。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前参与并开展铁路重大项目建设贷款调查,鼓励民营企业、社会法人或境外企业等社会资本以多种模式参与甘肃省铁路建设,鼓励在甘电力、煤炭等资源开发和大型物流运输企业投资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