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济南火车站为缓解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确定春运中增开直通车三对:即济南上海间的249/250次;济南哈尔滨间的186/185次;济南北京间的259/260次将不定期运行。 (创刊号原稿) “春运”关系到千家万户。它不仅属于一年一度的重大“生活事件”,春运期间,突然爆发的各类社会新闻也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创刊号上的这篇稿子虽然很短,只有不到70个字,但它却是晚报报道春运的“第一稿”。 中国的春运,从1954年开始正式明确时间。1954年春运期限为1月21日至2月20日。1959年,春运期限为1月15日至2月28日。1975年,春运期限为1月15日至3月15日长达两个月。1988年,春运期限为1月18日至3月20日,共63天,成为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年,民工潮集中爆发,有报道说,春运期间全国每天大约70万人站着“坐”火车。全国主要干线的特、直快旅客列车超员率通常都在40%以上,有的车次超员率竟高达100%以上。 春运期间,增加车次是必须的,但即使增加车次也还是杯水车薪,人多车少、拥挤不堪的状况依旧不能改观。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公路、航空客运焕然一新,铁路客运也经历着从普快、特快到动车、高速列车的质变。例如1988年坐火车从济南到北京是9个多小时,现在的高速动车,只有一个半小时。 “抱怨”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每一天,这种情绪都在伴随着追逐着我们。在我们不停地抱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像中国的列车一样,也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风吹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