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拥有海量的信息,以及精彩无限的世界。一个企业的宣传窗口,尤其是给人以高高在上的“铁老大”印象的铁路,能够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彩中,快速吸引2万网友的关注,还真有些让人觉得奇怪。 要说“沈阳铁路”有图文并茂、精彩的宣传方式,并不意外,因为,互联网上哪家、哪个新媒体不精彩、不好看、不吸引人?笔者觉得,究其根源,“沈阳铁路”主要还是它务实、有用的栏目内容,在深深吸引网友。 俗话说,有用的就是有效的。正是基于“相约在手,用心相随”的理念,“沈阳铁路”这个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在积极为内部员工提供信息资讯、政策宣传,引领思想的同时,又立足服务社会的企业责任担当,从方便旅客、货主的角度出发,提供加开车次、失物招领等贴心并对旅客有用的服务,从而吸引旅客自觉下载关注。 其实,现在像“沈阳铁路”这样的铁路新媒体服务窗口,并不鲜见,不仅仅有如今与人们出行密切相关,并熟知的12306网站和服务台,还有众多的“中国铁路”、“哈尔滨铁路”等微信、微博的“微服务”平台。 这些年,不能不说铁路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那个牛气冲天,爱来不来,来了也不愿搭理你的“铁老大”了。尤其是去年的铁道部被撤销,铁路这个最后的垄断桥头堡行业,也迈入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门到门”、“一站式”服务,以及刚刚形成的“全国通”铁路快运服务,哪一样不让货主喜笑颜开。 铁路的客运服务,这些年也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针对互联网的普及,推出的网络购票,可以说极大的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当然,无论是货运,还是网络购票,实名制验票,都还存在诸多争议,旅客、货主并不满意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铁老大”早已不再趾高气扬,无视货主、旅客的意见,而我行我素。 这从“沈阳铁路”,以及众多“接地气”、“通人气”的“中国铁路”微窗口服务平台,就可以略见一斑,正是因为这些铁路真情打造的新媒体平台,让人们感受到了铁路转变服务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切实行动,还有这种服务的“温情”与“温度”。 正是因为“沈阳铁路”有“温度”,所以,网民才把它揣在了“怀里”。有“温度”的当然要关注。期待更多的铁路新媒体更有服务的“温度”,方便、温暖旅客、货主的铁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