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之行 拉美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新一站。此前,土耳其已成为中国高铁通过的站点。今年,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项目二期主要路段顺利通车。这一中国企业海外首个电气化高铁项目全长158公里,合同金额12.7亿美元。土耳其铁路总局局长苏莱曼对新华社记者说:“安-伊高铁正式开通见证了中方的实力。” 高铁的成功,同样带动中国整个轨道标准的对外输出。在非洲,肯尼亚蒙内铁路东起港口城市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计划全长485公里。项目由中国交通总承包,中国路桥负责承建,是海外第一个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项目。 ●核心竞争力 有行业专家指出,在中国轨道装备业的崛起中,技术、成本和综合配套构成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国外企业建设高铁成本一般在每公里0.5亿美元;而中国只需0.33亿美元。自首条高铁运营以来,无论基础建设、装备研发,还是运营里程,中国高铁均在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铁建国际业务遍及77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前三季度海外新签合同额约1147亿元人民币,占新签合同额的20.30%,同比增长约244%。 装备方面,中国生产的crh380动车组已在世界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上运行3年多,并曾创下486.1公里的世界高铁最高运营时速。近年来,中国铁路装备陆续走向海外。仅2013年,中国南车就签下十几笔订单,产品出口到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生根落地 就在日前,一批中国企业代表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部分企业界人士会面,推介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和产品。中国高铁在发达国家市场生根落地,成为新的机遇和挑战。 依照规划,借助发行公债筹集的680亿美元,加州将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铺设近1290公里高铁线路。当局已经向全球企业征集提供高铁车辆的意向。据报道,除两家中国企业表明意向外,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多家企业先后作出回应。一些业内人士推测,相关招标工作可能明年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