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谈时表示,两国应打造核电、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亮点。卡梅伦表示,英方愿与中方深化高铁领域合作。当天,“高铁”写入了中英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双方同意促进在彼此市场关于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和设施维护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中国高铁之所以得到卡梅伦青睐,并不偶然,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对中国高铁涌满兴趣,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五次出访中,就有四次对中国高铁进行过推介,总理有底气推介,就在于中国高铁一直在不断建设中,在建设的过程中,铁路科研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让中国高铁技术得以不断推陈出新,最终由学习到赶超到引领,成为了中国的一张靓丽的“外交名片”。 中国高铁在修建过程中,花钱少、工期短、速度快,短短5年时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最近几天,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了10万公里,“四纵四横”交通网络已经修通四纵,让世界惊叹中国高铁的建设速度,近几年修通的青藏铁路、京沪铁路、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等高铁线路都在带动地区经济富裕,方便旅客出行,深远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不能不让许多国家眼馋,继而抛来合作橄榄枝,前不久,中国北车与VALE莫桑比克公司签订了总价值约为9.79亿元的货车出口合同。仅铁路铺设订单及列车订单,国内企业今年以来获得的海外铁路类订单超过千亿元。 前不久,一则铁路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5月8日上午,我国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共和国铁路开始铺轨。随着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的巨型铺轨机将一节长约25米的轨排缓缓推进落地,这条继上个世纪的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海外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际铁路施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中国高铁正在深远的影响着世界的变化,带给世界富裕和安康,中国企业在高铁列车和城轨列车的制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并且能够以物美价廉取胜欧美同类企业。这成为了中国高铁一枝独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走出去获得订单的同时还推广了中国的高铁标准,这为中国列车制造企业今后谋求更大市场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