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从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自12月6日起,预售期将维持60天。按此推算,12月7日起铁路部门将开始发售2015年春运首日的火车票。 应该说,将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是一次重大的票务改革,尽管改革成效有待时间去检验,但对于公众来说,一些显性的利益,是触摸得到的。一方面,给旅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避免了购票的突击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将会从根本化解网络售票、电话订票“拥堵”问题,使购票渠道更多元、更通畅、更便利。 事实上,预售期延长至60天,是专门为春运和节假日设计的。然而,即使国外不会像中国这样出现春运和节假日数亿人大迁徙的盛况,但设置较宽裕的客票预售期,方便旅客提前安排出行计划,是国际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更何况,随着客运能力的不断增加和铁路客票系统的升级完善,目前中国铁路客运已具备延长客票预售期的条件,可以为广大旅客购票提供更为宽裕的时间选择;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进一步改善广大旅客的购票和乘车环境。 不可否认,预售期延长至60天,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提前购票的时间越长,旅客出行计划变更的几率就越大,退票、改签的数量也将由此增加。退票、改签不仅要交手续费,而且退票后还要重新购票,这无疑增加了旅客购票和出行成本。而增加旅客成本,显然不是票务改革的初衷。因此,预售期延长至60天,除了需要旅客理性购票、最大限度避免退票、改签之外,更需要铁路部门配套措施跟进。 具体来说,预售期延长至60天,倒逼铁路服务升级。首先,春运和节假日期间,不断提高运力和运行效率,保证每个持票者都能够顺利乘车;否则,预售期延长就毫无意义。同时,针对学生乘车时间比较集中的特点,应预留一定数量的客票,供学生预订和选购。特别是,鉴于预售期延长,客观上会导致退票、改签数量增加,铁路部门应对退票、改签规定作出相应调整。比如,既然预售期延长,那么退票、改签收取手续费的期限也要相应延长,并降低手续费标准,进一步让利于民。 编辑点评: 每年春节,买不到票、坐不上车都是大问题,希望这次的铁路提前售票能改善这一窘境。 |